内容提要
小提琴演奏是一门复杂而艰深的艺术。对学习者来说,要提高演奏水平,必须解决姿势与动作的根本问题,即动作的协调。
本书*次提出了小提琴演奏的5区位运动结构论。认为小提琴演奏的姿势和动作是建立在5个基本的区位之上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合作的整体;主张通过调整、控制、融合5个区位的运动,使人体和乐器之间获得更有效的协调,从而提高艺术表现力。
本书包括了5区位演奏技巧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论述、练习材料的编写,并配以大量的图片信息、知识链接。
由此,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耀基先生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燕迪先生都给予了本书很高的评价。
认为这是一部“学术性和可读性兼顾的有价值的论著”,“对小提琴教和学整体提升会大有裨益”。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章 一种全新的小提琴训练体系——5区位训练方法
一、20世纪以来的小提琴演奏理论
二、几部重要小提琴演奏理论著作的介绍
三、小提琴演奏5区位理论的提出
四、小提琴演奏5个区位的结构
五、小提琴5区位训练体系的特点
第二章 左手区位——“赋予每一个音符以生命力”
一、左手区位的两个支点
二、两个支点的互相作用和联系
三、左手区位演奏的基本技术
第三章 锁骨区位——具有复合功能的部位
一、锁骨区位的功能
二、锁骨区位的结构
三、锁骨区位的特点
四、锁骨区位演奏的基本技术
第四章 右手区位——小提琴歌唱的始作俑者
一、右手区位的功能和结构
二、右手区位的5种基本控制能力
三、右手区位演奏的几种基本技法
第五章 弓弦区位——音乐奇迹的交汇之处
一、弓弦区位的功能
二、基本发音原理和方法
三、弓弦区位演奏技术的控制
第六章 下部区位——小提琴演奏运动的根基
一、下部区位的功能
二、下部区位的结构
三、演奏中下部区位的主要姿态
第七章 在演奏中使5区位协调配合的技巧——让演奏动作协调起来
一、5区位协调和配合的两种类型
二、双区位之间互相协调和配合
三、多区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第八章 小提琴常见技术困难的诊断和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本书阅读索引
附录 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术辅助练习
后记
作者介绍
刘洪,1978年生。音乐学硕士(小提琴演奏与教学专业)。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师,万方青年交响乐团首席。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于小提琴教育家张世祥、丁芷诺、周彬佑和袁培文。所担任提琴的唐古拉四重奏团曾获得首届全国弦乐四重奏比赛第二名,
序言